水稻插秧技术要求(二)
来源:http://www.xnzy.cn/news/212.html 发布时间:2012-03-30 点击:1589
1、科学灌溉。
插后立即上护苗水保返青,水深4~6厘米左右,苗高2/3,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,促使秧苗早返青、早分蘖、早生快发。在常温下地表水呈花达水时,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9~10天,护苗水深度2厘米时,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6~7天,护苗水深度4厘米时,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4~5天。在一定条件下,护苗水深每增加2厘米株高增加1厘米,根数增加2条左右。
水稻返青后立即撤浅水层,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,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,加快水稻分蘖。水稻分蘖最适气温30~32℃,最适水温32~34℃。气温低于20℃,水温低于22℃,分蘖缓慢,气温低于15℃,水温低于16℃,或气温超过40℃,水温超过42℃,分蘖停止发生。保持浅水层可以增加泥温,缩小昼夜温差,提高土壤营养的有效性,有利于促进分蘖,无水或深水易降低泥温,抑制分蘖发生。
要事先留好出水口,出水口高度5厘米,以防降水过多时水深淹没秧苗或长期深水淹灌,降低根系活力。
2、早施蘖肥。
插后3~5天秧苗返青后立即施蘖肥,施肥量是氮肥总量的30%,其中,蘖肥总量80%插后4~5天全田施入,另20%(尿素1公斤/亩左右) 7~9天后看田找施,哪黄哪弱施哪,促使肥效反应在6~7叶期(有效分蘖盛蘖叶位),促进秧苗早分蘖、快分蘖、多分蘖,减少无效分蘖。为了延长肥效期,可以用硫酸和尿素混配使用,3公斤硫酸铵代替1公斤尿素。分蘖期稻苗体内三要素的临界量是氮2.5%、无氧化二磷0.25%、氧化钾0.5%,叶片含氮量3.5%时分蘖旺盛,含钾量1.5%时分蘖顺利。
生物硅肥全部用在蘖肥上, 5公斤/亩与第一次蘖肥一起施用。
3、及时防虫。
水稻潜叶蝇发生前在5月末~6月上旬,插秧后及时进行虫情调查,发现潜叶蝇危害时及时喷药防治。调查的方法是选择插后8~10天的秧苗靠近水面并平铺(搭拉)在水面上的叶片,用手轻轻捋叶片,发现叶片中间有小颗粒即为潜叶蝇的幼虫,应立即喷药防治。
4、适时抢早。
水稻插秧起始温度是气温稳定通过13℃,泥温15℃,高产插秧期5月15~25日,钵育摆栽18~23日;5月10~15日、5月26~30日为平产期;5月10日前、6月1日后为减产期。随时间托后,产量明显降低,以5月15日移栽产量为100,5月20日移栽的产量为94,5月25日移栽的产量为90,5月30日移栽的产量为79.9。
5、插满插严。
插后同步补苗,插到头、插到边,格田四角插满插严,确保田间基本苗数合理、耕地利用率100%,要求做到秧苗栽的正,不要东倒西歪,插秧行要直,行穴距规整,每穴苗数均匀,栽插深浅整齐一致,不插高低秧、断头秧。
6、按序插秧。
插秧时应从稻田的下头开始,逐步向上头推进,待下一个格田插完秧以后,上一格田中的水放入下一格田做为护苗水,这样,即节约用水,又提高了水温,还减少肥料流失浪费。同时,距主干公路两侧的稻田头两排格田应在5月15日后插秧。
本公司主营:旱稻种子 水稻种子 小麦种子
- 上一篇:水稻插秧技术要求(一)
- 下一篇:加强水稻秧田中后期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