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种来源:河南省新农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农大82056/矮早781//中育5号杂交选育而成。
特征特性: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,平均全生育期229.3天,与对照偃展4110熟期相同。幼苗直立,苗势壮,冬季耐寒性较好,分蘖力一般,成穗率较高;春季起身拔节较早,两极分化快,抽穗较早;株高72厘米左右,株型较松散,茎秆弹性弱,抗倒性一般;春季抗寒性。叶色浓绿,旗叶偏长,穗层整齐,长芒,多穗型,籽粒角质,饱满度好,黑胚率低,容重803g/L。产量构成三要素:亩成穗41万左右,穗粒数33粒左右,千粒重45克左右。根系活力强,耐后期高温,成熟落黄好。中抗纹枯、叶枯病,中感条锈、叶锈病和白粉病。
产量表现:2007~2008年度区试,11点汇总,9点增产,平均亩产511.1kg,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.02%,居第4位;2008~2009年度区试,10点汇总,9点增产,平均亩产485.6kg,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 5.22%,居第3位。2009~2010年度生试,12点汇总,12点增产,平均亩产490.6kg,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8.0%,居第2位。
主要栽培措施:
(1)播期:河南中北部10月10-25日,豫南10月15-30日为宜;湖北省北部10月20至30日为宜。
(2)播量:亩播量8-10kg,应随播期、土质、墒情等因素调整,秸秆还田或延期播种适当增加播量。
(3)田间管理:施足底肥,足墒下种,确保一播全苗;浇好越冬水、返青水、灌浆水;拔节期注意防治纹枯病,中后期注意防治锈病、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。
适宜地区:适宜河南省(南部稻茬麦区除外)中晚茬中高肥力地及湖北省北部引种通过地区种植。